实务研究

BRAND PROJECT

实务研究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to share

督导三立,无问西东:记2017年度深圳市督导之星王淑娟
2018.04.05

督导三立,无问西东:记2017年度深圳市督导之星王淑娟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出自清华校歌。对王淑娟和同批中级督导们而言,也有他们的“无问西东”。淑娟在自我简介中写道——“奉行‘三立’:从业十年,以求立行;写书四本,以期立言;督导无数,以冀立人。擅长社区服务、项目策划、青年服务等领域的督导。磨剑十年,练就三板斧:项目管理、参与式管理、团体式督导。个人笃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之环境。”




       伴随着行业的瞩目,身为首批社工的淑娟被选拔为首批中级督导。中级督导作为督导的督导,与初级督导的差异化在哪里?在机构、行业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具体的督导工作如何开展?这些都是摆在首批中级督导们面前的难题。在短短一年里,淑娟用自己的探索向行业交出了答卷。



       大时代里的小社工,用专业定力立身。政府的大力推动为中国社会工作带来了发展,却也使之面临着西方社会工作未曾有过的问题和挑战。当专业融入时代,当职业被政治赋予新使命,深圳的社会工作何处去?督导如何助力于专业发展?淑娟和督导们逐渐意识到,西方社会工作的路径可能不再适合我们;督导作为专业的中坚力量,更需要在时代的洪流中坚持定力。



       尽信师则不如无师,深圳督导用创造和蝶变立行。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淑娟相信一味盲从可能解决不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众所周知,深圳的社会工作督导模式从“香港督导直接督导深圳社工”的直接模式到“培 养本土督导”的间接模式,再到现在的“社工机构督导”的整合模式,是为本土督导的“破茧成蝶”和独立与成熟。香港督导带来的“范式”给予了督导工作样板,却也随着环境发展不断碰壁。有一段时间,淑娟在机构推行专业发展计划,却进展缓慢、成效有限。在仔细观察督导和社工们的工作后发现,忽视环境变迁的专业改革是无法实现的。社工心心念念的“品牌服务”于党委而言不值一谈、越来越多的“行政工作”挤压了社工专业空间、更多利益相关方涌入使社工找不准自身定位等问题一一涌现。于是,她调整了原来的专业发展计划,进入社区调研,聆听社区党委书记、督导、社工心声,以“大服务”格局重新定义服务,重建机构、社工与社区党委的关系,建立指引和机制支持督导和社工。慢慢地,工作关系逐渐理顺,党群如何运营有了共识,督导和社工也逐渐明白自己的专业使命所在。



       与督导同行,积极立人,为同行者注入力量。作为督导的督导,如何督导初级督导,淑娟一开始也是迷茫的。机构的初级督导和督导助理水平不一、风格迥异,但其共同点在于对行政工作与督导工作的高度统一的迷茫。为此,淑娟决定采用全人视野下的分层分类督导模式,邀请和授权资深初级督导共同培养新督导;指导新晋初级督导处理督导和管理双重角色的冲突;教授新晋督导助理开展管理和督导工作。在淑娟和督导们的共同努力下,两名督导助理晋升为初级督导;对于共性的问题和难点,他们研发出管理机制,教授初级督导们先学会,再去指导中心和社工;以“99公益日”为契机倡导社区与社工的共融,与机构管理人员和督导们一起制定工作要求,调整对外关系策略。就这样,淑娟和督导们一点一点努力,以更加淡定和从容的心态迎接挑战,带来改变。




       突破地域,助力后发展地区,行业立言立人。淑娟还有个引以为傲的身份——“项目臭皮匠”团队的志愿者。尽管十年间参与撰写四本专业书籍,但淑娟觉得对她影响最大的是《项目百子柜》。除了撰写项目管理经验外,她在书籍粉丝们建立的“诸葛亮社群”传播深圳经验,并联合资深督导开启两期诸葛亮社群,让有心者更有力,为督导资源较少的边远地区社工注入了希望、知识和力量。同时,淑娟还积极参与团省委的“伙伴同行”督导计划,助力河源的社区矫正服务,获得当地政府和机构的一致肯定。
       淑娟说,新形势下做好社工不易,做好督导更加不易。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风雨兼程。淑娟和首批中级督导们践行“立行、立言、立人”的承诺,希望用他们担当和思考,不负于专业,无愧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