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研究

BRAND PROJECT

实务研究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to share

论加强社工队伍建设与推进社会建设发展的关系——以深圳市为例
2013.10.15

    社会建设这个词最近在各类媒体频繁出现,其实他并非一个新词,而是社会学里的一个基本概念,凡是依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建设,都可称之为社会建设。它的范围也是非常之广。本文所要阐述的是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些实践经验,来介绍社会工作在推进社会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何为社会建设?我比较认同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的论点。社会建设大致可依据宏观、中观、微观分为三个层面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分别是宏观层面的,通常我们所讲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四位一体中的社会建设。这个社会建设的范围最广,基本包括了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需要政府各个部门、全社会共同努力,协同完成的。本文不着重分析这个维度。

 

  中观层面有两个维度,一是公共服务,这个公共服务包括了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文化、体育、社区、旅游、人口、计划生育等等很多个方面。这些公共服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资金投入规模大、周期长、回报率低,是个体所不愿意做、不能做、做不了的事务,因此主要由国家举办,我国过去在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上欠账较多,总体功能效率低,供求结构不合理。像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饮水难、行路难、养老难等问题在不同的地方都普遍存在。二是社会管理创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一直是政府包揽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社会管理的问题层出不穷,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不信任、矛盾、误解逐步加深。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发展多元化治理主体成为了新的要求。这是中观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已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其中,在公共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是重要的参与者。以学校为例,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将学校和家庭分割开来的,学校主要负责传授文化和知识,在学生思想、心理建设方面也以品德教育为主。社会发展到现在,大家可以发现,传统的学校教育已不足以满足需求。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建设,朋辈群体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社交能力需要加强,个别特殊家庭环境的个体需要关注,学校、家庭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等等。这些工作,不能完全依靠老师、也不能完全依靠家长,那么谁来做呢?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都是由专业的社工来完成。大家可能听说过“四点半课堂”这个项目。四点半,对于很多父母都在工作的三口之家一度是个很纠结的时间,为什么呢,孩子放学了,爸爸妈妈还没有下班,中间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怎么办?孩子无人可管、父母害怕出现意外。似乎学校和家庭作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中间这一部分缺失了。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南山区的海湾社区里,社工带领义工,一起建立起了深圳第一个“四点半课堂”。孩子放学,就到这个社区课堂来,可以写作业可以看书,有义工辅导功课,也有社工组织的各种小组活动。目前,四点半课堂遍布深圳。这些就是社会工作者在公共服务领域所担任的重要的补缺角色。补专业的医生、老师、律师所不能及而又有迫切需求的缺,补政府的缺。这是公共服务领域。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社会工作者和以社工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组织的作用更为重要。前文讲到,社会管理创新,其实是希望改革政府现有的管理模式,将更多的社会力量引入,让大家一起参与社会管理。不是网上常常讲,高手在民间。当然这是一个开玩笑的话,但是确实单独靠政府一匹马拉起整个社会这俩大车,事实证明,是力不从心的。只有政府让渡出一些公共领域,让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参与进来,才会改变现有的一些问题。可是这样的社会组织如何产生?有能力的社会力量如何积聚?多元化治理主体如何培育和孵化?其实,在社会工作者的职能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整合社会资源,发掘团体领袖,培育出社会组织的雏形。比如,目前深圳正在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其实这就是深圳在基层社会管理改革中的创新。社区服务中心,是由政府出钱,社会组织运营,第三方评估,采取这样一种服务模式来开展社区的服务。在已经建成的近300家社区服务中心中,90%以上运营组织是以社工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在服务中心员工中社工比例高达80%以上。这些社工在社区服务中心是如何开展工作?和传统的社区管理有什么不同?笔者总结,目前深圳的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物质帮扶。社工服务于社区中有生存危机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了解政策,申请低保,申请救助金,组织爱心义卖,联系爱心企业捐赠,开设跳蚤市场,帮助社区成立互助基金等,就是通过整合资源使得有需要的人获得帮助;二是心理建设。接受社区居民的咨询和辅导,开设和心理建设相关的小组、社区活动,观察、发掘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早期干预。同时,也为精神健康的社区康复做准备和尝试;三是文化建设。在社区中发掘文化特长,组织文化队伍,培育和建立起规范的社区文化组织。事实上,这些社区文化组织正是最基层的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同样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四是民主政治建设。发掘社区领袖,通过小组、社区活动将社区的各种资源、力量链接,形成合力,并学习通过组织、通过团体发声,从而提高居民的参与度,最终实现社区的民主建设。最重要的是,第五,社区发展。当前社会,邻里之间关系疏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为回应这一问题,社工在社区广泛开展各类关系的建设,包括亲子关系、邻里关系、婚姻关系等,为社区居民搭建起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从而打造一个“有机体”社区。在社区中实现社群主义(既非欧美的极端个人主义,又非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集体主义),实现居民在社区中的认同,在社区中可以通过自助互助来解决各类问题,实现各种需要,最终推动社区的不断发展。社会是由很多个社区组成,如果社区可以形成这样的体系,那么它本身就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主体,从而实现了多元化。这些是社会管理创新在基层社区中的尝试,更是社会工作者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所做的努力。

 

  第三个微观层面的第四个维度,即弱势群体的帮扶。这一部分是最直接面对服务对象所开展的服务,也是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坚持的。社会工作者最早发挥作用的就是在这一维度,也就是社工通过对弱势群体进行专业服务以实现对于他们境况的改善和增权。事实上,当前社会的需求已经由针对弱势群体的传统公共服务转向了面向全体的综合性服务。而在这些服务的具体实施和执行中,社工都是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

 

  当我们从这四个维度去看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的时候,会发现没有哪一个专业或者职业,能够像社会工作一样,如此直接专门的回应社会建设的需求。而社会建设是否能够取得创新、公共服务是否能够落到实处,也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我想正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着这样的关系,才使得中共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到“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值得骄傲的是,深圳的社会工作和社会建设都走在全国的前列,过去的五、六年,社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曾多次表示:在中国,现代社会工作看深圳。也说过,中国社会工作,起步在浦东,发展在深圳。所以为了更好的推进社会建设发展,更要加强社工队伍建设。目前深圳社工的发展现状是:起步早、人数多、服务领域广泛、专业化程度高,但优秀人才流失严重。2008年至今,深圳社工流失率连年攀升,2012年,高达8.1%。如果说,一定的流失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话,深圳社工中流失的恰恰是个中翘楚。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全国各地社工行业逐步兴起,在深圳取得一定经验的优秀人才正是他们的急需的。所以我们的邻居东莞、广州纷纷出台更多更好的扶持政策吸引走不少优秀的人才和机构。

 

  我认为,深圳作为社工行业的“黄埔军校”,向各地输出人才不可避免,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责无旁贷,但是如果这种人才的输出并非良性的,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深圳本地的发展,我们花了很多钱请香港督导培养出来的有经验的社工纷纷离开,服务于一线的始终是新兵,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不去,从而影响了社会建设的发展,就是需要政府重视和解决的问题。社会建设的一切内容,最终的评价标准都是老百姓满不满意。社工作为直接面对居民群众的人,他们的素质、水平、服务质量都会影响到居民的判断,所以要不断加强社工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稳定性。

 

  最后,针对现存的问题,笔者就“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建设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加强重视。希望各级领导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社会建设。近年来,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很多领导已经意识到了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但以GDP为主的政绩观依然较为广泛的存在,不少地区依然在追求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但社会建设的要求已经非常迫切,这也促使各级领导需要加强对社会建设的重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为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行政保障。

    二、总结发展经验。总结现有发展经验,归纳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加以落实。特别是针对社工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建议政府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改进措施。社会组织也要担负起推动行业发展的使命,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有益建议,而不是一味的叫苦,把所有的问题推给政府去想办法。反而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献言献策。

    三、加大监督。社会组织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督。规范社会组织的发展,实现优胜劣汰,从而帮助其建立应有的公信力。政府可以借助第三方组织的力量去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监督与评估的平台,从而实现对社会服务的监管。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的约束和管理,立足长远,共同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

    四、改革创新不停歇。持续的发展源自不断的创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是如此。社会工作专业百年发展,虽然在同样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发展形态却在各地都有不同的特点。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制度设计,包括文化特色等,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是一门永恒的课题,适应中国社会需要、满足广大人民需求的专业服务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此文发表于《社会工作本色与本土——广东社工发展论坛论文集》) 

 

作者简介:何珊珊,女,1985年5月生,新疆乌鲁木齐人,香港理工大学MSW,深圳市南山区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总干事,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深圳市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