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研究

BRAND PROJECT

实务研究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to share

一线社工视角看深圳专业社区服务的“危”与“机”
2013.11.11

  提起“危机”二字,总让人心里多少有些沉重。为让这个话题变得轻松一点,我想先简单介绍下自己的社工之路。

 

  2007年,南山区委区政府在全国40多所高校招聘了96名专业社工,在深圳全市率先引进社工,开始了社会工作的试点探索;同年7月,南山区被国家民政部正式确定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区。很荣幸,我是这96人之一;但在一些人眼里,这也是我的不幸。来到南山后,我和同事们散落在各个社区,开始了社区社会工作的最初实践。未满半年,我被调到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在此岗位工作了四年。虽是在行政岗位,但我仍爱着社工这个职业,也尽量给自己创造专业实践的机会。2012年年初,我终于回归一线服务队伍。在南头社工服务中心,我带领来自新现代、融雪盛平和东西方三家机构的同事,齐心协力为居民们提供专业服务。2013年7月,由于南头社工服务中心的转型,我到了蛇口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再次踏上新旅程。

 

   我的社工之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深圳的社区社会工作发展一致的。大家最初都是在社区孤军奋战,接着为了融入而行政化,后来又努力回归社区开展专业服务,到现在有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平台和运营团队,得以在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回顾我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危机并存。2007年,作为行业先驱是“机”,但也埋藏了困惑无助的“危”;2008年调岗,遇到的是被行政化的“危”,但同时也是培养工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与街道、社区建立良好沟通的“机”;2012年到社工服务中心,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平台是“机”,但也存在边缘化、经费严重缺失的“危”。现在到了社区服务中心,从方方面面来看,也同样是危机并存。“危”之所在,“机”之所倚,有多少“危”存在,我们就有多少可以发展进步的地方。

 

一、从政府和中心的关系来看“危”与“机”。

  国家政策导向自不用说,对各地、各领域的社会工作都有着同样的推动作用。深圳市2010年11月份制定的《深圳市社区服务发展规划》,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规划的基本内容,对深圳社区社会工作而言,绝对是发展良机。因为这个规划,社区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虽然社工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未能满足这种快速发展,但行业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着手改进,以期增强政府对此项工作继续投入的信心。当然,中心不能为了争取政府支持而一味迎合,失去自己的判断和主张,以免有悖专业伦理和削弱专业价值。

  这对危机自上而下,在街道和社区层面同样存在。通过两年多的磨合,已有不少社区服务中心找到了与街道办、社区工作站的合作方式:通过将中心服务与街道、社区的工作任务结合,以取得场地、资金、信息等各类资源支持。这是专业工作与社区原有力量开始逐步融合的表现,但社区社工们也要保持警醒,时常问自己:是否存在行政化的风险?是否回应到居民的真正需求?是否保持了专业独立性?

 

二、社区服务中心运营方式来看“危”与“机”。

  目前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营存在几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第一,绝大多数中心完全依附于政府,自我造血能力不足,难以保障发展空间的扩大。第二,中心每年评估,然后续约,最长三年又要重新招投标。初衷是为保证服务质量,但同时也给服务的连续性带来影响。第三,各中心已开展服务存在较多重叠,甚至直接复制。

  虽然存在这些“危”,但毕竟社区服务中心是真正属于社工的专业服务平台,让社工们拥有了团队,不再是孤零零地嵌入社区独自探寻。同时,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蓝图也给了社工场地、设施、经费等各方面的保障。在目前看来,这仍是最好的方式和选择。如何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做好服务交接、立足各社区不同需求开展服务,都是社工要探索的课题,也正是专业社区服务发展的机遇所在。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中心开始尝试向各大基金会等社会资源申请项目,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对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初期而言,服务的广泛复制有利于让同行尽快融入社区,但一条腿走路难免别扭。提高调研能力,开发属于本社区的不可复制的服务,才是两条腿一起走,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三、从社工机构和社工来看“危”与“机”。

  目前深圳各机构间更多的还是竞争关系,曾出现过机构在撤出中心时,将所有服务资料搬离拒绝转介的情况。这对后续工作的开展,以及街道、社区、居民对中心、对社工的印象都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只是竞争的体现之一,在资源获取、人才争夺等方面也存在激烈竞争。因为竞争的存在,由同一机构运营的中心大多能开展合作,但如果分别由不同机构来运营,中心间交流少,合作更少。竞争固然能在行业建立初期促进行业内的优胜劣汰,但打破门户之见,共荣共赢,才能让行业走得更好。让我感动和高兴的是,不管此前在南头,还是现在在蛇口,街道领导和业务科室都在努力促成各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成共赢,不负他们的苦心。

  此外,部分机构缺乏清晰的使命和愿景,忙于“圈地”和做评估材料,而忽视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所幸不管是深圳市业务主管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都看到了这个“危”,并打算逐步结束“圈地运动”,将项目更多地交给有专业信仰和实力的机构。这也是推动行业良性发展的“机”之所在。

  具体到社工个人,“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深圳社工虽然走在了大陆前列,但一线社工实务能力的绝对值仍是偏低的。不仅是社会对社工的专业性有所质疑,社工自己也对工作的专业性存在质疑。这就要求所有社工保持谦虚的态度,保持学习的动力,不断通过培训和督导来为自己增能。现时在社区服务中所流行的很多观念都是需要转变,否则难以实现服务的转型和深化。比如,我们不能总是用礼物来吸引居民,我们不能总是以指标为导向开展工作,我们不能总是停留于自己所擅长的锦上添花的活动,而害怕开展有难度的社区推动和社区建设工作。第二,因为薪酬待遇、晋升体制、个人价值感等因素,深圳社工的流失率逐年攀高,流动更是频繁,这对每个中心的服务连续性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严重影响到服务质量的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不管流失率多高,还是有人在始终如一地坚守,比如我的很多老同事。他们来自重点院校,当时都是自己同学中的佼佼者,并非没有能力去从事待遇更好的工作,但他们爱社工这个行业,爱南山社协这个集体,爱南山这片抛洒了他们青春的热土,所以他们选择了留下。现在,他们用自己的信仰影响着新同事,让越来越多的同事真正爱上社工这个职业,相信自己的专业理想终将实现。深圳很多成立较早的机构都有这么一批坚守的人,他们的存在、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仰,都是行业的希望所在。

 

四、从服务对象来看“危”与“机”。

  对社区社会工作而言,社区全体居民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社区环境的复杂性,服务对象的多样性,看似给了社工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对社工提出更多要求。一些原先在残联、司法、教育等领域服务的社工,就专业手法和技巧而言是不错的,但在到了社区服务中心之后,尤其是以中心主任身份到了社区之后,经常出现不知从何着手的困惑,在关系建立和资源获取方面存在不足。对社工能力全面性的要求,会削弱对专业性的凸显。但这也促使社工们朝着行政管理、一线实务的不同方向分化,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目前各社区服务中心都开展了大量康娱活动,让更多居民走进中心认识中心。但针对特殊居民所开展的服务较少,导致居民对社工服务专业性的知晓度偏低。受这一现象影响最大的,是社工本人的专业价值感,尤其是那些真正想以社工作为终身职业的同事。他们时常会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怀疑自己的专业性所在。但我认为,在社区社会工作的起步阶段,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通过社区活动联结居民,为社区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这些活动保持与居民的接触,增进了解,才能更多地发掘需求,了解社区症结,进而为社区带来更多推动。

 

五、从社会媒体、舆论来看“危”与“机”。

  在深圳市社协宣传部的努力推动下,深圳社工行业与媒体建立起更多联系,越来越多的社工项目、活动、事迹被媒体报道。同时,借助于微博、微信等平台,社区服务中心要宣传自己或推广服务也变得更加容易。这无疑可以让更多居民认识社工,认识社区社会工作。

  但越来越高的曝光率和关注度,也带来一些“危”。比如,有同事喜欢在网络上诟病机构管理或抱怨日常工作,这无可厚非。但需注意的是,因言辞不当而导致媒体误读,给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已多次发生。

  与绝大多数行业相比,社会工作仍是新兵。对社会而言,每个社工、每个社工机构都不仅仅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整个行业。现阶段最需要团结一致,树立好整个行业形象。身处其中却不予爱惜呵护,反加以谩骂抹黑,怎能让行业朝积极的方向发展?行业发展不良,个人又怎能实现抱负与理想?所以,随着与媒体交流的增多,我们要提高对公共信息处理的敏感性,在表达时尽可能客观,要更能把握分寸。

 

   

  看上去,有太多的“危”存在,而“机”却并不明显。但不管是参考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还是结合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从长期来看,社会工作的发展、专业社区服务的成长都是“机”大于“危”。

 

  感谢深圳“老”社工们的坚守和不言放弃,相信他们能带领后来者一起克服这些“危”,并将它们转化成专业社区服务发展的契机和动力。“危”大于“机”,这一行业发展初期的阵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终将成为过去。(此文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唐钺,女,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助理社工师,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蛇口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