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珊珊总干事在国际社区抗疫社会工作-志愿行动研讨会分享南风涉外防疫实践


何珊珊总干事在国际社区抗疫社会工作-志愿行动研讨会分享南风涉外防疫实践
国际社区抗疫社会工作——志愿行动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委会主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MSW教育中心/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承办,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协办。
在会上,南风总干事何珊珊以深圳南山为例分享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与国际社区抗疫的社会工作实践,得到了点评人何雪松教授的肯定。
何珊珊总干事在会上指出,南风的涉外防疫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工作中,南风借助四大外国人服务平台的力量,从官方信息英语翻译和发布、信息核实和辟谣、相关公共信息实时传达、语言支持、关注外国群体现状与需求等方面入手,向留在深圳的外籍居民普及防疫知识、传递最新信息。
随着海外疫情暴发,南风的涉外防疫工作进入了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南风的外事专干、涉外社工和国际志愿者这“三支队伍”通过剖析返深外籍人士的需求,为其安排语言支持服务、官方权威及时信息咨询服务、物资便利购买服务以及志愿服务,并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
在涉外防疫工作中,“三支队伍”成员先后前往深圳蛇口码头、深圳宝安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湾口岸,转运了63批次入境外籍人员,并将这些入境人员安置到隔离酒店或物业小区。他们和南山区各街道、社区和隔离酒店紧密联系,共协助开展居家隔离人员的上户走访工作22次,排查260户外籍家庭,并为外籍居民提供在线支持3648次。
同时,他们还继续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配合区和各街道翻译官方防疫信息120篇,通过“南风国际化SWI”公众号发布多语涉外防疫文章30篇。截至目前,南风的“三支队伍”提供的涉外防疫服务总时长已超过4000小时。最后,何珊珊总干事也概括了南风涉外防疫工作成功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长期与政府建立的信任和良好关系、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优秀的资源整合能力和高素质的工作团队等。
点评人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何雪松教授
随后,何雪松教授提出了以下三点思考:
一是价值观的思考,如何反歧视并尊重多样性。
二是移民输出国向移民输入过转变的情况下,外事无小事,中国对外国人的服务和管理当遵循基本的政策、原则,给予国民待遇,即平等而不优待。在日常涉外服务中应该给予外国人语言支持和信息服务,但不应歧视或优待。
三是社会工作教育需要增加对文化、族群多样性的重视,增加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开拓国际移民和国际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的研究。
在点评的最后,何雪松教授对南风未来的工作也给予了一些期许,他希望南风能把国际移民社会工作继续推进下去,推动更新的优秀研究成果的出现,并促进在国际情境里推进工作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