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本科中文,曾做过2年多教师,1年多编辑,3年多家庭主妇,然后半路出家,学心理学。2012年11月,到深圳做社工,深感其乐,以文述之。
我是个喜欢抑郁的人,一年之内抑郁总会来拜访我几次。经过自我分析和调整,慢慢学会了与抑郁这个老朋友和平共处。不过,人都想要更多的快乐。因此,再一次从高校毕业的时候,我希望找一个能让自己开心的工作。
起初选择的是回到学校当老师,但再次撤退。我没有办法按照学校的固定程式来工作,也没有勇气完全放开搞个人特色。厌食、失眠问题再次出现,想起在深圳的社工见习经历,温暖松弛的感觉由心而来。其实,在那短暂的3个月,我并未独立完成一个小项目,甚至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还是感受到了社工这个职业的新鲜阳光。我不想再回到传统行业,希望从“新”开始,社工就是这样一个新工种!于是,秋日暖阳里,我再一次来到深圳,做了社工。
在做社工的这一年里,前半部分,是在婚姻登记处工作,做业务咨询,也做心理咨询。做业务咨询,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被骂过,更被感谢过。做心理咨询,慢慢地积极影响他人,真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因为,作为一个好抑郁的人,会一直追问人生价值问题。因为做社工,我可以得到很多次正面回答。
从7月开始,做社区社工,由于资金和人力的限制,这个工作需要细致,需要非常具体的具体化。通俗的说法,是工作琐碎。而我最大的心病,就是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小”事,虽然5年以来,我已经做了很多“小”事。当我真实地看到自己能一点一点地做时,很开心。抑郁者好眼高手低,这个标签,因为做社工,我可以撕得彻底些。
助人自助是社工的口号,社工教科书上的断句是,助——人自助,而对于我来说,是助人、自助,在帮助他人之中,帮助自己直面人生,感受更多快乐。
不仅于此。
最重要的是社工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使我能在一个更多阳光的环境中工作。社工被灌输、被要求的是——在工作中,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理解、尊重、接纳、积极鼓励服务对象。尽管现实情况远非这样的理想状态,但是,受此熏染的社工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着,社工同事之间,社工老板和下属之间,也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着。因此,社工的工作“精神”环境相对宽松而温馨。我得到了来自项目组同事和同工的鼓励,当我谈自己的抑郁时,同事会倾听,试着理解我。好抑郁的人其实也容易焦虑紧张,给自己很多压力,宽松的环境有助于缓解压力。
现在,社工,对我来说,是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工作,是一个治愈系的新工种。
感谢我的同行者们。(长源社区服务中心 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