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研究

BRAND PROJECT

实务研究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to share

第八届社工宣传周心得四
2015.04.07

“服务大寻宝”社工宣传周交流分享

之“社工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创新”

 

        在321日的社工宣传周现场,我侧重地学习了各机构有关社工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方面的内容,并结合荔林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经历分析,总结提炼如下:

(一)社工服务模式的启发

      (1)大部分机构的社区服务中心都采用“社工+义工”双工联动的服务模式,具体又分为“社工+义工”一对一模式以及一对多模式,尤其是在照顾孤独老人、流浪儿童、残疾人等领域,利用社工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和具备一定心理教育知识背景,带动无专业背景义工开展工作,义工发展成熟后,社工退出,再进入新的工作场所带动新的义工的模式,实现了爱心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使爱心插上知识翅膀,强化了志愿者奉献爱心的能力,社工的专业知识通过志愿者在更广阔范围发挥作用。  

      (2)有一部分机构采用了“社工+义工+社会组织”三联动的模式,可以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在社区发展和培育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社区领袖去开展服务,这样服务内容就更具本土化。在荔林社区工作的2年时间中,我参与培训了2个社会组织,如“童心喜阅会”和“睦邻同乐手工坊”,成立前期社工引导,慢慢成熟以后,社工退出,他们独立运营。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留心培训社会组织,就好像把社区的居民按照兴趣或者职业组成一个个有机体。

      (3)我们荔林社区目前采用的“社工+社会组织+社区专员+义工”四联动的模式。

        南山街道在社区建设实践中,发现社区中存在着一大批热衷于社区公益服务的群众精英、团队骨干、意见领袖等社区“草根领袖”。他们或有时间有精力,或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获得社区居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享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和地位。如果对这些“草根领袖”引导不当,在一定条件上容易产生负面作用,比如成为“上访骨干”,对社区稳定产生影响。有鉴于此,南山街道借鉴香港“区议员”的经验,20136月在荔林社区设立全市首个“社区专员”,将草根领袖纳入规范化管理,成为社区建设的帮手和助手。

20136月到荔林社区工作至今,参与培育了10名社区专员,每一个社区专员负责社区的一个功能板块,下设10个社区义工,由他们发现和搜集社区问题,反馈给社工,再设计活动方案,组织义工开展相对应的服务。

(二)社会服务内容服务的启示

1)各个机构的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大体上都没有太大差别,我觉得主要是要按照社区类型来设计服务内容,比如城中村聚集的社区与高档小区社区的居民需求就有很大的差别。

2)就算是类似的服务内容,也要注重包装,经过精致的包装,另辟创新的立足点,也会有品牌效应。

 

                                               

荔林社区服务中心

杨文彩